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的分析師Kevin Book周一(1月25日)表示,盡管有一些短期看漲的信號,但原油市場從根本上說仍然是供應過剩,可能難以站穩在每桶30美元的價格水平之上。
上周五(1月22日)原油期貨飆升10%,交易者押注油價期后將下跌更多,而取暖油價格則會上漲,因為此前一場特大暴風雪橫掃了美國東海岸。
原油價格好不容易突破一周前跌至的每桶20-30美元區間,但周一隨著伊拉克宣布石油產量創紀錄新高,油價又跌了大約3%。
Book告訴媒體,基本面不會因為暴風雪而改變。盡管不太清楚確切的數字,但每桶20美元還是很有可能看到的。現時全世界每天大概有100到200萬桶石油過剩。供過于求的情況在上半年將持續,很可能要到今年最后一個季度才開始實現供需平衡。他預計明年的某個時候北美原油或許能反彈到每桶50-55美元的水平,到2018年將迅速上漲。
然而原油市場近期仍面臨著不少困難。
從需求端上看,雖然國際能源署(IEA)樂觀地預測全球原油消費有著每天120萬桶的增長,可在Book看來,盡管長期來說低油價有利于拉動需求,但短期內十分缺乏彈性。畢竟修路、賣車乃至投資新的工業產能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見效。
就供應端而言,伊朗只要增加每天10萬桶的石油出口就足以將價格重新平衡了。自本月較早前伊朗獲解除國際制裁后,其領導人就希望盡快實現每天給市場額外增加50萬桶原油供應的目標。但Book所在的機構Clearview預期伊朗在接下來的季度中頂多只能每天增加30萬桶的出口量。
前新墨西哥州州長以及克林頓政府時期的美國能源部長理查德森(Bill Richardson)周一表示,他預料到近期伊朗重返國際石油市場后油價會受壓,或許去到每桶20美元。可一旦伊朗的原油供應穩定下來,原油價格可望重新回到每桶40或50美元。他告訴媒體,原油這樣的大宗商品總是不斷漲跌起伏,但終究要回歸真實價格。
他認為最關鍵的因素還是要看作為最大石油出口國的沙特阿拉伯是否同意削減產量。可即使歐佩克召開緊急會議,沙特也不大可能愿意在伊朗重返國際石油市場之際穩定油價,讓他們在該地區的老對手漁翁得利。
沙特阿拉伯帶領歐佩克在過去一年多以來實行開足馬力維持高產量的政策,以便打擊像美國與俄羅斯這樣的高成本產油國,藉此維持市場份額。這樣更加深了市場對于供應過剩的憂慮,原油價格至今跌跌不休。